2017年6月13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以下简称“中国评测”)主办的“仓储机器人及智能物流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总工程师乌宝贵、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副主任姚振智、北京赛迪机器人测评工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渌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德国莱茵TÜV集团、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及国内知名物流企业和机器人相关单位代表出席会议。
会议开始后,《机器人产业》杂志总编王沛霖首先宣布联盟工作方案、专家委员会、理事会和秘书处名单。据了解,联盟定位为行业性、非赢利性社会组织,在业务上接受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与监督管理,内部实行民主管理机制。联盟成立后将围绕引领国产仓储机器人及智能物流系统的研发、应用及质量提升,整合国内资源,促进整个行业内部以及行业与用户之间在政策、技术、市场、标准、应用等多方面交流对话与协作。
随后,联盟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系主任陈丽华、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副教授蔡临宁等发表主题演讲。
陈丽华同与会人员探讨了机器人在仓储物流智能运营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了仓储机器人及智能物流产业联盟成立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蔡临宁在发言中深入剖析了零售及生产行业的物流升级,介绍了机器人在零售及生产行业越来越多的应用。
仓储机器人及智能物流产业联盟以“开放、创新、合作、共赢”为宗旨,由中国评测联合业内知名企业、科研院所共同发起成立。联盟设立专家委员会和理事会,其中理事会为会员大会执行机构,在会员大会闭会期间负责领导开展日常工作。理事会设立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若干名。理事会下设秘书处,设立秘书长1名,副秘书长若干名,秘书长负责联盟日常工作。
仓储机器人解读:
仓储机器人是实现货物快速搬运的设备,可根据货架的高低调节高度,物料可以直接放置在料架上,仓储机器人可以自动驶入料架底部搬运至员工处理区,无需人工操作,即可实现货物的快速搬运动作。它使企业减少大量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获取更大经济效益。
机器人不是简单代替人工劳动,而是一种能够结合人的优势(分析判断、快速响应变化等能力)和机器优势(高精度、高稳定性、长时间运行和环境耐受能力强等)的自动化设备。机器人在三种工况内最有发展潜力:即人不能干的(如危险工况、太空深海极端环境作业等)、人干不好的(如高精度工艺)和人不愿意干的(如单调重复性劳动、重体力劳动等)。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中,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不同门类的工业生产中。同时,伴随着技术进步,机器人应用也从使其重复简单的劳动逐渐过渡到人机搭配,人机协调生产等。
我国还需加大对关键技术的投入和研发,提高零部件自给率,整合现有研发资源,尽快形成一批技术研发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整机及关键零部件检测中心等,同时,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品牌,将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做大做强。预计到2021年末,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将达到11.15万台;销售量将达到23.04万台以及保有量将达到136.04万台。仓储机器人未来在中国的发展潜力将是相当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