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制于外部经济环境和内部经营压力,传统中小型物流专线企业早没了“车轮一滚 财源滚滚”的好日子,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意越来越难做。不少从业人员感到迷茫,不知专线未来出路在何方。悲观者甚至断言,专线这种业态要消失了。
专线承担着公路货运90%的运输量,自然不会消失,但目前专线面临着物流政策、行业环境、运营模式、资金、成本等种种问题确是不争的事实。不过归结起来,对于中小型专线企业来说最大的问题只有两个,缺钱、缺货。
1缺钱:多年来,物流行业人工成本、房租成本和路桥费一直在增加,运价却没有同步上调,导致企业赢利能力在逐年下降。有老总直言,企业人工成本每年能增加15%-20%,房租更是翻着番地往上涨,非常恐怖。为了应对成本高企的局面,有企业试图以冲量的方式解决问题,殊不知冲量虽然能在短时间内缓解成本压力,但长期来看,这只会使专线利润率进一步降低,甚至亏本赚吆喝,纯属饮鸩止渴。
当然,缺钱不仅仅是中小企业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难题。“零担老大”德邦尽管近3年营收保持27%以上的复合增长率,但其扣非后净利润却连年下降,且其三成赢利还是来自政府补贴。
2 缺货:有统计显示,货运市场有计划性、长期的发货都是通过合同物流,且合同物流的货物量占整个货运市场的90%,非计划性、零散、低价值的临时性发货,市场比例只占10%。中小型专线企业在争取合同物流时,相较于规模化的物流公司或者平台型物流公司劣势尽显,只能看着人家吃肉,自己喝汤。
此外,物流专线领域的现状是车多货少,供给严重过剩,中小型企业因为配货集货能力受限,通常还会面临难以及时进行往返配货的窘境。车等货时间长,月行驶时数低,对货源并不稳定还要应付多方竞争的企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面对种种不利的市场境况,小型专线企业开始抱团取暖,通过组建物流企业联盟增强竞争力。联盟模式的好处显而易见,可以把联盟的专线和社会上的散兵游勇区别开来,形成一定程度上差异化的优势,扩大货源,降低成本,抵御风险,所以近些年联盟企业兴盛一时,有以盟主企业为核心的加盟模式,也有不同区域之间的资源互补模式。
联盟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科学规划及长期稳定的政策指引,但由于联盟企业之间利益难以均衡,不同企业价值诉求并不完全一致,导致联盟企业难以做到共同进退。不少联盟“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昙花一现,说散就散了。
近年,随着“互联网+物流”的发展,平台整合模式成为业界备受关注的运营模式,并在解决缺钱、缺货等行业痛点方面表现出颠覆性力量。目前,国内平台大都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而成,通过多层次资源整合,最终驱动物流发展。
首先,物流平台通过业务流程的信息化及云计算推动物流降本增效。以大据和交易数据为基础建立征信机制,让专线企业更容易获得信贷支持;从信息查询到信息管控、从揽货配载到车辆跟踪、从单据录入到费用结算,物流的每一个环节都被移植到互联网平台上,利用信息化优势,控制成本,提升物流效率。
以物达TMS为例,其基于新商界云SAAS系统将包括发货人、三方、物流公司在内的节点上任一个环节变成发货方;引导运输车辆、专线企业经过GPS认证后,运行轨迹全程可在物达TMS系统中追踪,解决发货人的查货综合症,同时也为专线企业减少客服配置,同时配合发货返股权形式引导发货企业在平台发货;在工作量大、最易降低成本的干线配载环节,利用新商界云的计算能力,由系统进行自动配载,谁还能配载出比计算机更优化的装车方案呢?
此外,物流平台还构建了信息安全和信用体系保障供需各方利益。诚信问题一直是专线物流的痛点,但“互联网+物流”平台从实名认证、信息审核入手,从源头上将违约、欺诈等行为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物达TMS系统的评价功能,交易双方评价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用户信用。用户累积的信用越高,在系统排名及招标推荐、承接货物、中转发货、金融服务方面享更多特权。
专线物流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众多平台模式的崛起,即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思路,也为中小型专线物流企业提供了弯道超车的良机。